亚搏全网(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旧日“索道医师” 现在驾车巡诊(温情网事)
飞跃的河水上空,架着一道滑索。一位身穿白大褂、肩背医药箱的医师,把自己挂在索道上,从河边一边滑向另一边。这幅画面,曾是云南怒江的“索道医师”邓前堆重复过无数次的行医日常场景。但现在,跟着公路通到每个村里,邓前堆的村医师活也产生了巨大改变。据微信大众号“央视新闻”报导,村庄医师邓前堆地点的村庄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这儿山高谷深,人口稀疏,共有6个乡民小组,散布在怒江东西两岸。30多年前,邓前堆刚成为一名村庄医师时,乡民往复两岸间,只能经过一条百米长的溜索。由于老弱妇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无法经过风险的溜索来村卫生室查看,邓前堆就决议学习自己过溜索,到彼岸给乡亲们治病。“刚开端学的时分,又惧怕又严重,特别是晚上没有月亮的时分,过溜索比较风险。”邓前堆回忆说:“我习气在一只手上,抓一把草,再抓住溜梆,用另一只手照着电筒。快到彼岸时,用力捏住手里的草作为缓冲,就能刹住了。”有人曾劝邓前堆抛弃村庄医师的身份,到外地打工赚钱。但他婉拒说:“生在拉马底村,长在拉马底村,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的职责。”几十年来,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需有乡民病了,邓前堆都随叫随到,经过索道奔走于高山峡谷间。乡民亲热地叫他“阿邓医师”。“不论多远的路、有没有医疗费,阿邓医师都会给咱们治病,他的电话便是拉马底村的‘120’。”近年来,拉马底村乡民的求医问诊之路产生了剧变。2015年全国两会,“溜索改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桥建成了,村里还通了公路,邓前堆再也不必溜索了。2019年9月,邓前堆买了他人生中的榜首辆车,开端了驾车巡诊之路。“曾经最远的村子,要四五个小时才干抵达,现在便利许多,我开车曩昔,半个钟头就能到了。”2020年11月,福贡县57个贫困村悉数脱贫摘帽。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只需求大病救治,还需求慢病办理。现在的福贡县,现已全面完成家庭医师签约,这也让邓前堆有了一个新身份——家庭医师。村里有慢性病的患者,都成了家庭医师的签约患者,邓前堆每个季度都要随访。“这几年村里的改变太大了!”邓前堆说,村里新的卫生室建起来了,村庄医师从开始的1个增加到4个,乡亲们“小病小痛不出村”的方针根本完成了。他说:“我和乡亲们爱情都很深,便是这份爱情和信赖让我每天活得很快乐,很有价值。一辈子当村医,绝不懊悔!”“索道医师”的据守以及近年来当地乡民日子产生的改变,令许多网友感动。网友“杨勇”留言说:“据守村庄,医者仁心,邓医师了不得!”网友“海滩”留言说:“经过扶贫,让溜索变成了大桥,乡民出行更便利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看到邓医师和乡民们现在过上了愈加夸姣的日子,真替他们快乐!”(本报记者 李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23日 第 05 版)责编:陈亚楠